要来大明星了。
支教老师还给班里的孩子们出主意,叫他们回去让大人将家里打扫干净些,空出几间房间给人落脚。到时候来的人很多,可以赚取一些住宿费,对于山里人家,是一笔不菲的进账。
小郁年和外婆住的瓦房很挤了,拢共两间房,一间他和外婆住,里面还放了米面和一些农用工具,一间做厨房。外婆在墙边搭的,用来养三只鸡的小棚子又不能住人。
想到自己家不能像别人家里一样,招待外来客人赚取老师口中的住宿费,郁年就很苦恼。
外婆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,半夜总是咳嗽,背越来越弯。背篓已经不能装太多东西了,装太满,外婆背起来就会从前面掉出来。
小郁年心疼外婆,但他能够做的就是将家里的一切收拾好,每天做好饭菜等着外婆回来吃饭,将老师教给他的拼音和大字,用木棍不断地在地上反复书写。
山里人家穷苦,连黑白电视都没有,郁年了解外界、获得知识的渠道就是通过大城市里来的支教老师。
他们往往来支教一年就走,过一年又来新的老师,带给郁年这些山里娃的,是只言片语的想象中,绚丽无比、车水马龙、科技发达的外界。
小郁年向往外界,他想像老师说的“只有努力读书,才能出人头地,才能走出山沟沟,见识到外面更精彩的世界。”,他想带最亲近的外婆也去外面的世界看看。
村子里很快像支教老师所说的,来了一大批人,因为要拉很多拍摄仪器,进村子的山路都被拓宽了不少。
因为家里没有空余的房间,郁年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了,每天还是认真上学下学,放学就去给地里的外婆帮忙。
直到一个自称导演的大叔主动找上小郁年,让小郁年去演几场戏。
原来演男主角小时候的小演员的水土不服,发高烧了,吃药也不管用,一直高烧不退,只能先回城市了。
导演不想推迟拍摄进度,但又没有办法,来这个村子就是为了拍摄出男主角小时候有多么艰辛不易的。
场景都构设好了,现在小演员不在,影帝男演员仅有的几场村子里的戏也已经拍完了,离开嘛,下次来补拍路途又遥远,不离开,等着小演员恢复也不知道要等几天。
正烦闷散步时,导演偶然看见郁年从自己身旁,背着个比他小身躯都大的背篓经过。
一个落后村子里的小孩,穿着灰扑扑、打着补丁的衣服,小小的身躯背着个大背篓,在羊肠小道上一步一挪的,贫苦又坚毅,这不就是他想要的场景和效果吗?
导演起了心思,上前搭话细看小郁年,发现他小小年纪就要做事干活,但却唇红齿白,干干净净的,更惹人怜爱。
这样的脸想必影帝也会同意让这小少年演他小时候的,导演一下就拍板决定让郁年来演。
最近外婆身体越发不好了,在地里锄地的时候还晕倒过,心疼外婆的郁年,很想带着外婆去山外镇上的卫生所看看,但是也知道现在家里没有钱。
那个大胡子叔叔自称导演,说只要他好好配合,好好演,就能得到比村里其他人家收到的住宿费,更高的费用,郁年当然同意了。
导演很心善,看小郁年演戏确实很灵,给了他每场戏两千的价格。
总共两天六场戏,一万二的报酬,小郁年见到了自他出生以来最多的红票子。场务工作人员带着小郁年和外婆在山外镇上的银行取钱,出来的都是红票子,再不是平时看到的皱巴巴的五毛、一块钱。
有了钱,外婆拗不过小郁年,终于进了小镇上那家卫生所。小镇医生口中的“你这个情况,最好去大城市拍个片看看,越早越好,我们这里是没有这个